7月21日 鄂州华容 05:40股票加杠杆在哪里加
天色青灰,高温橙色预警跳出手机屏幕。
为了体验带电作业人员高温下的不易,我决定跟踪采访一班带电作业人员,体验一下他们一天的艰辛。
一大早,国网鄂州市华容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姜达把24瓶矿泉水码进皮卡车,回头冲我咧嘴一笑:“今天跑全线,让你也体验一下我们的‘热情’。”
副驾上坐着汪磊——三十出头,原来一直是司机,转行电力刚满三个月。37岁的胡泉则同姜达是五年前一起进公司学习带电作业的。
“别怕,”姜达递给汪磊一瓶藿香正气水,“感觉热就把这个喝下,能解热。”
06:10 10千伏葛店线东岭支线
安装耐张横担、挂线、接火,三级风险。
斗臂车升至15米,姜达主操,胡泉配合。
三层手套——一层棉纱、一层绝缘、一层外防护,姜达和胡泉熟练地一一带上,胡泉把绝缘护套递上去时,手套的褶皱里已经闷出一层汗膜,滑得几乎捏不住东西。
风一丝也没有,阳光把斗臂边缘烤得发亮。
汪磊被留在地面,仰头看,手里的对讲机攥得咯吱响。
08:50 完成接火任务、绝缘措施撤除。
两人落地,手套里倒出半碗黄汗。
路边摊飘来油条香,三人蹲在花坛沿,胡乱塞了两根当早饭。
姜达把最后一口油条泡进矿泉水瓶,嚼得腮帮鼓胀,“走吧,十点还有一场。”
10:00 10千伏华开一回线丁桥支线
加装耐张横担,仍是三级风险。
斗臂车再次升起,姜达主操、胡泉配合。
汗把绝缘手套灌成两只水球,每拧一次螺丝,汗水就“咕咚”冒出来。
胡泉的额头像被水洗过,一滴汗顺着眉骨滑到睫毛,猛地蜇进左眼。
他不能抬手——三层手套把手弄得鼓鼓的,根本无法去擦;只能狠狠挤右眉,把整滴汗挤成一条细线,沿着鼻梁歪歪斜斜淌进嘴角,咸得发苦。
地面居民从阳台探出脑袋:“师傅,今天能修好吗?”
站在旁边的汪磊回答说:“放心,不停电!”
中午回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姜达又往皮卡车面放了一些水,下午还有两个工作任务,他得保证这些救命物资充足。
14:40 10千伏段昌线灯塘7、8组支线
低电压台区接火,风险降到四级。
太阳把大地烤成蒸笼,温度计直接爆表。
这一次,胡泉带汪磊上斗,姜达留在地面当工作负责人。
斗里,汪磊学着师傅的样子剥线。
剥线——刀口稳得像在豆腐上雕花;
汗珠从胡泉的眉心滚下来,在汪磊的绝缘面罩上砸出一朵小白花。
“别眨眼,”胡泉低声提醒,“汗进眼,疼得像撒盐。”
汪磊点头,下一秒自己的额头也滑下一串汗,蜇得右眼猛地一眯。
他学着胡泉的样子,拼命耸动左眉,把汗逼向太阳穴,再甩头——汗珠甩在滚烫的金属横担上,“嗤”一声化成白烟。
套连接线夹——汗珠从下巴滴到绝缘服,“啪嗒”一声像秒针;
紧线夹——胡泉在旁边把绝缘杆轻轻一挑,杆头稳稳顶住,像老船夫托住新桨。
15:40 最后一相线夹拧紧。
汪磊在斗里长出一口气,像把憋了一辈子的气吐出来一样。
落地时,只是拍了拍胡泉的肩:“师傅,我肯定比你当年稳。”
姜达把最后两瓶水分给队员,自己仰头灌下已经温热的“开水”。
胡泉笑笑拍了拍汪磊的肩:“五年前的今天,我也像你这样。”
16:30 回公司的路上。
姜达瞄了一眼车上的温度计,43度。
街边便利店门口,情侣推门,冷气和白雾扑面。
皮卡后厢,那套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仍在滴水——
一滴,两滴,砸在铁皮上,像无声的鼓点。
我忽然懂了:当我们在26℃的空调房里抱怨“电费真贵”时,有人用40℃多度的体温,把电从万伏之上“背”了下来,将清凉直接送到你家。
他们流的每一滴汗,都在给千家万户的清凉“续能”。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姜志刚)股票加杠杆在哪里加
配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