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大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大连法院金融审判白皮书(2022-2024年)》,通报大连法院2022至2024年金融审判工作情况,梳理金融纠纷常见争议及裁判思路,并发布九个典型案例。 《白皮书》全面展现了2022-2024年大连金融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61400件,年均受理案件20467件,年均结案20292件山西股票配资平台,结收案比趋近于1山西股票配资平台,体现了金融审判的高效率。2023年11月大连金融法庭成立并集中管辖市内五区案件后,累计受理诉讼案件22822件,审结19904件,结案标的146.1亿元;受理执行案件5886件,执结3752件,执行到位5.36亿元。 从案件地域分布来看,地域分布深度调整,专业改革效应释放。2022年金融案件集中于传统金融区,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法院收案占比最高,2024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法院(大连金融法庭)收案量跃居首位。从收案案由占比变化来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比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保险类纠纷连续三年收案量提升。针对该情况,大连中院就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案例,加强对基层法院业务指导,多次向保险行业协会发送司法建议。信用卡案件数量骤降,体现了各级法院发送的关于完善信用卡监管政策维护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皮书》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并发布八个审判典型案例和一个多元解纷案例,涵盖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了相关司法实践成果和裁判导向,为规范市场行为、化解行业纠纷提供了司法指引。 ■相关链接 发布九个典型案例 ①陈某诉某商品交易所、某科贸公司、匡某林操纵期货交易市场责任纠纷案 商品交易所作为资本活动的商品交易市场,不具有执法权,其所作纪律处分措施如系在法律及交易规则框架内进行,则无需对投资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②甲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诉大连某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某卫、于某、马某霞、丙会计师事务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 新三板市场机构投资者交易及损失因果关系认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专业机构投资者不属于推定信赖规则应倾斜保护的对象 ③某银行诉大连某房地产公司、高某松、李某光、第三人刘某和、高某娟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委托借款纠纷中的名义借款人与实际用款人之间存在委托借款合意,商业银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知道实际用款人和名义借款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借款合同直接约束商业银行和实际用款人,名义借款人不承担还本付息的合同责任 ④某银行诉刘某、张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未交纳诉讼费被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且未向保证人送达起诉状副本的,不产生主张保证责任的法律效果 ⑤某银行诉王某、赵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离婚后仍以夫妻名义借款,虽实质上非夫妻共同债务,但特定情况下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⑥某银行诉李某春信用卡纠纷案 信用卡申领人死亡后产生的透支款项应由信用卡实际持有和使用人承担偿还义务,而不能作为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应偿还的债务 ⑦崔某诉某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合同纠纷案 保险责任范围作为保险合同的承保内容,无需履行特别的提示说明义务 ⑧谭某诉某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保险公司不能单纯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偿,必须证明未告知的事项与保险事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⑨多元解纷典型案例 大连金融纠纷调处中心依托“以保促调+委派调解”模式,强化源头治理,高效、实质性化解金融矛盾纠纷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岳宇艳举报/反馈
配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